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作品《一觴一詠》。
以茶代酒,一觴一詠,在清揚的古琴樂聲中,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於蘭亭節前夕,邀集臺、中、日、韓等東亞地區知名書法家,舉辦「蘭亭詠國際書法名家專題邀請展」,並結合新六藝特色茶席加以推廣,希望力挽少子化困境下瀕危的書法文化。
開幕典禮合影。
「書聖」王羲之為了紀念西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42位文人雅士的蘭亭盛會,創作出千古名作《蘭亭集序》,不僅被奉為書法人的經典,農曆三月三日亦被封為「蘭亭書法節」。
書法大師杜忠誥致詞。
為了向大師致敬,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於10日蘭亭節前一天盛大舉辦2024「蘭亭詠」國際書法名家專題邀請展,展出近50件書法作品,包括臺灣書法大師杜忠誥與日本書法學者谷川雅夫等多位臺、日書壇名家都親臨盛會,中國大陸書法家亦以視訊連線恭逢其盛。韓國美女書法家金玟廷雖不克參加開幕,也提供了代表作品參展。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致詞。
策展人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語重心長表示,書法是集視覺、身體、心理、歷史、文化於一身的總體藝術,也是重要的中華文化教材,可惜在少子化困境下,臺灣的書法教學與人才培育每況愈下,面臨許多困難,這是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的雙重缺憾!
韓國美女書法家金玟廷作品《蘭亭序歌詞選萃》。
黃智陽院長說,華梵作為大書畫家曉雲法師創辦的大學,有責任將書法藝術傳揚下去,《蘭亭集序》充滿寫景寄情、感時傷懷的生命體驗,並富含書法、文學、歷史、思想,是跨領域學習的極佳教材,「蘭亭詠」活動未來不僅將年年舉辦,更希望表現茂林修竹、一茶一詠的現代蘭亭文化。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致詞。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也指出,書法是華梵大學重要的教育、修養及研究主題,期待透過東亞書法研究中心,將此一重要的藝術、文化、生命型態,在世界發揚光大。簡江儒教務長亦深信書法藝術結合佛學,將成為華梵大學的獨一的亮點特色。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鄧君浩(右)參展作品《送久禪德歸蘭亭》。
「想了解東方人的審美思維,就從書法入手!」書法大師杜忠誥直言,書法是中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更是最符合康德定義的「實踐的智慧學」,華梵大學將書法藝術與宗教結合,推展生命哲學與人生哲學,從傳統文化開展出新時代的生活品味,值得肯定。
書法教育月刊社蔡明讚社長與作品《五絕自作詩》。
書法教育月刊社蔡明讚社長還特別作了一首五言絕句詩「集序蘭亭詠,芳春盛事逢;弘傳勤翰教,華梵是前鋒。」以歌詠方式唱出華梵大學推動書法藝術教育的價值。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客座教授谷川雅夫致詞。
此次也有作品參展的日籍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客座教授谷川雅夫,與臺灣知名書法篆刻家薛平南教授則說,這次展覽涵蓋傳統與現代、中臺日韓等各種書風,是絕佳的觀摩學習機會。
知名書法篆刻家薛平南教授致詞。
另外,參展的中國美術學院張愛國教授、上海美術大學唐楷之教授、濟南大學王書峰教授、沙孟海書學院副院長陳磊等人,也在視訊另一端感謝華梵舉辦「蘭亭詠」展覽為提振書法的當代表現助推盡力。
上海美術大學唐楷之教授致詞。
值得一提的是,「蘭亭詠」現場除了以筆歌詠蘭亭,還溫馨舉辦「琴書畫陶花茶」新六藝教學成果展,在華梵大學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林正雄教授現場彈奏〈碧澗流泉〉、〈流水〉等多首古琴樂音中,眾人以茶代酒,於鮮花、綠竹、素陶、書畫妝點布置的茶席上悠然品茗,感受1761年前蘭亭文化氛圍,成功圓滿了這次的蘭亭會。
沙孟海書學院副院長陳磊作品《何處不蘭亭》。
臺灣前輩書藝家李蕭錕教授作品《蘭亭變奏曲》。
日籍書法家野田悟作品《方文山詞聯句》。
文人雅士以茶代酒,在新六藝成果展茶席優雅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