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


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在頒獎典禮拍照留念。

知名書法家、華梵大學主秘兼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美術與文創學系黃智陽教授,7日獲教育部長潘文忠頒發「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教師,而且是教育部推薦受訪名單中,唯一一位連續五年通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大學績優教師,真的是華梵之光!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黃智陽院長榮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績優教師。

111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頒獎典禮7日下午於國家圖書館3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此次黃智陽院長獲獎的計畫「古為今用-創意性的中國美術史教學實踐研究」,是從全國3,700件送案中脫穎而出,得到「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績優計畫殊榮,平均績優率僅約4%,非常難得。

黃智陽院長在書法藝術的表現有目共睹,不僅經常舉辦海內外個展或參展、擔任競賽評審委員或學術研討會與論文審查委員,在教學上也十分認真,願意投入時間與心力推動教學改革創新,深受華梵學生喜愛。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左)頒獎給黃智陽院長。

教育部也特別發布新聞資料指出,黃智陽院長獲獎的績優計畫最大亮點特色為「古為今用」,且自107年教育部首度推動計畫起至111年度,年年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從不缺席,均獲通過,是教育部推薦媒體採訪的19位獲獎績優教師中,唯一一位連續五年拿到計畫補助的績優教師!

教育部並肯定「古為今用-創意性的中國美術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以前次中國美術史教學實踐計畫的成果為基礎,逐步推展教學創新,將提升審美感知與藝術實踐作為課程重要目標之一,讓學生在學科知識的學習上和自我創作應用上,找到適當的連結,使學習成效更為深刻。


頒獎典禮暨記者會報到現場。

此外,該計畫透過專題課程、影片觀賞、手作實踐學習、線上教學、專題講座、創作成果展等方式進行,發展跨領域課程設計,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提升學習成效與同學對於課程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強化知識記憶與建立起對於中國美術史的基本概念,深具「古為今用」的創新特色。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致詞。

潘文忠部長致詞表示,教育部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教學創新,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課程中獲得更好的教學與學習效能,因此107年首度針對個別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專案補助,希望讓教師在課室中的課程設計可以自主發展,同時讓這些創新的課程設計能在教學上獲得最好成效,並且結合教師在大學的生涯發展。

潘文忠部長說,經過這幾年實施,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確實獲得很好的成效。他特別恭喜此次評選出153件績優計畫的獲獎團隊績優教師,也期待將這些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大學教師,共同持續精進大學教學環境,將高教創新落實於課堂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