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聲」大三創作展,參觀者細心欣賞作品。
今(21)日是美術與文創學系大三創作展「初聲」及「霓虹藝術空間」正式啟用的開幕展。特別的是為了提升同學們的美感,霓虹藝術空間取消以往簡易的掛畫鋼索,採用以鋼釘打入特製6mm甲板的佈展方式,讓同學們體驗當今高規格的展場展出。
霓虹藝術空間的空間規劃設計由美術與文創學系的葉育男老師,彙整老師們的意見繪製設計圖,並由智慧科技學系三年級的李泳樟同學協助後續規劃工程預算書和平面圖的繪製,再由美術與文創學系林萬士老師負責監工,讓霓虹藝術空間順利完工。
林從一校長致詞。
林從一校長說,霓虹藝術空間位在霓虹館,創辦人取名霓虹館就像是為了32年後的今天做了一個預告,讓藝術的能量能夠從這邊慢慢地擴散出去。此外,在霓虹藝術空間也設有駐村藝術家的駐村空間,期望未來讓華梵大學成為國際藝術家的匯集之地,讓學校的藝術能量更加紮實。
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兼主任秘書黃智陽教授致詞。
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兼主任秘書黃智陽教授也說,霓虹就猶如雙道彩虹,好比意喻霓虹藝術空間是個完全跨領域的當代展示空間,是華梵最優質的現代展示空間,內部的挑高空間,足以讓同學做很多不一樣的大型創作,相信這個空間在未來將會散發出更多藝術故事。
書院教育處黃明義書院長(左)向王翊寧同學購買作品。
書院教育處黃明義書院長笑著說,同學的作品非常傑出,上面怎麼會沒有標價錢呢?同學用心的作品非常值得給予鼓勵。
設計與創意學院吳俊杰院長致詞。
設計與創意學院吳俊杰院長說,今天最主要是來學習的,因為設計與藝術都是需要展示,對於大三的同學能夠有這樣的程度讓人驚豔,也希望美術與文創學系同學能夠與他系同學多交流,透過這個空間讓學校的學習性更好!
「初聲」大三創作展,於霓虹藝術空間展出。
此次展覽的學生代表任詠晞同學及黃語絹同學說,很幸運學校能有這樣的藝術空間,讓身為大三的他們能夠為大四累積經驗,也在此次的展覽獲得很多經驗,很感謝師長們。
在場的美術與文創學系盧人仰主任、林萬士老師及葉育男老師,期許大三的同學們將此次展覽當作畢業展的前哨戰,能夠因為這個空間的誕生,未來產出更好的作品。
林從一校長(右三)帶領師長及同學於現場搓湯圓。
此次的開幕茶會剛好辦在冬至前一天,現場也準備了搓湯圓的活動及地瓜球供學生們享用,意喻霓虹藝術空間能夠如搓湯圓般,越搓越圓滿。
闕致富同學作品〈樹魂1〉〈樹魂2〉。
陳貽威作品〈風車〉。
張雅萱作品〈使與終的流逝〉。
李佳嫻作品〈獨自一人的實驗者〉。
朱奕蒨作品〈欲碎1〉。
現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