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Close
選單
:::
搜尋
網站導覽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EN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關於華梵
認識華梵
創辦人
創校理念與辦學宗旨
校訓及校歌
校長
歷任校長
校徽
數位校史館
校園地圖導覽
園林境教導覽
新聞活動
校園焦點
媒體報導
華梵導報
最新消息
活動快報
校友之光
防疫資訊
學校資訊
學校資訊
獎助學金專區
新生覺之教育獎學金
弱勢學生助學計畫
校內其他獎學金
學雜費專區
學雜費查詢
學生就學貸款
募款專區
捐款資訊
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
交通資訊
教學單位
人文與藝術學院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美術與文創學系
智慧生活科技學院
智慧生活科技學系
設計與創意學院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
攝影與VR設計學系
佛教學院
佛教藝術學系
共同科目
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識)
運動健康中心
語言中心
軍訓室
行政單位
招生專區
招生簡章與報名
圓夢學苑
入學方式
修課規定
學習成果
就學諮詢Q&A
選擇華梵的十個理由
新生專區
獎助學金專區
交通資訊
申請入學審查準備指引
Collego
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EN
網站導覽
搜尋
MORE
捐款資訊
校務資訊系統
新生
在校生
教職員
校友
搜尋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首頁
新聞活動
校園焦點
:::
校園焦點
媒體報導
華梵導報
最新消息
活動快報
校友之光
防疫資訊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蒞校演講「漫話百年中國音樂」
2015-12-10
系統管理員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蒞校演講「漫話百年中國音樂」
臺南藝術大學校長鄭德淵教授應華梵大學校覺室之邀,12月9日來校參加校覺室主辦的「禪覺人文月會」活動,以「漫話百年中國音樂」為題,和華梵師生分享從20世紀初葉到21世紀當代的中國音樂發展和遞嬗,精彩的演講既叫好又叫座,鄭校長淵博的學識及音樂家風采,讓聽眾情緒始終昂揚,在100分鐘的聆賞中完整探知了中國音樂100年的身世。
華梵大學董事長釋悟觀法師首先向觀眾介紹了人文藝術氣息且佛緣深厚的鄭校長,他曾擔任華岡藝校校長,在華岡期間也緣習華梵創辦人曉雲導師,可說和華梵有淵遠之緣,而鄭校長獻身教育,誨人不倦,在南藝大提攜後進,惜才愛才,尤為青年學人感佩,其出身水利工程但卻成為我國一代國樂名家的傳奇更是令人樂道。
鄭校長先從20世紀20年代西洋音樂文化之傳入和中國新音樂的萌芽開始導言,介紹「學堂樂歌」形式最具代表性的〈送別〉一曲,為弘一大師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期間接觸民間歌曲〈旅愁〉而作詞配曲,〈旅愁〉是日本改編美國音樂家John P. Ordway的創作,而Ordway於1880年辭世,弘一大師同年出生,所以〈送別〉一曲是中國的詞和美國的曲做了一次神秘的靈魂交接,在美國已經被人遺忘,卻在華人世界裡恆遠傳唱。
30年代流行音樂開始盛行,如周璇的〈天涯歌女〉,隨之抗戰軍興,如洗星海與〈黃河大合唱〉,以及〈旗正飄飄〉、〈松花江上〉等。中國大陸文革時期則以八大革命樣板戲掌控了整個音樂發展,如所謂革命京劇〈白毛女〉、〈智取威虎山〉,臺灣則展開了校園民歌運動,「唱我們自己的歌」,今年是校園民歌四十年,雖然風潮已過,但那些清新雋永的旋律至今仍在愛樂者的腦海裡迴盪。而國樂則獨領風騷,在臺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裡不斷發展,近年出現多元與跨界之創新東方器樂劇場,中國大陸則在近年改革開放後,發展多媒體實地景協奏曲,如譚盾的「地圖」,國際化和民族化並行並蓄、與時俱進地展現了21世紀的國樂新風貌。
百年的中國音樂軌跡告訴我們兩岸的音樂發展是和政治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的,音樂是人類靈魂的詮釋者,鄭校長帶給聽眾對百年來中國音樂的完整認識,更增長了大家生命的聰慧。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應校覺室之邀蒞校演講「漫話百年中國音樂」。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蒞校演講會場。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蒞校演講與董事長悟觀法師及師長們合影。
臺南藝術大學鄭德淵校長在董事長悟觀法師及成群豪總務長等師長陪同下參觀文物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