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防制: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當今最常發生的詐騙態樣為假投資詐騙,請謹記防詐騙三不三要原則:
(一)三不:
(二)三要:
二、交通安全:
(一)暑假期間增加使用交通工具的機率,特別提醒騎乘機車、 微型電動二輪車、自行車等一定要注意安全,駕駛期間應遵守交通規則,減速慢行,切勿酒後駕車、疲勞及危險駕駛,以策安全。
(二)年滿18歲學生可參與交通部機車駕訓補助計畫之相關資訊,透過正規的機車教育訓練,建立正確騎乘觀念,減少交通意外事故,並善用「機車危險感知教育平臺」,提升防禦駕駛能力,養成安全駕駛習慣。
(三)為維護暑假從事校外教學活動安全,依據教育部 112年 10 月 16 日臺教學(五)字第 1122805080A 號令修正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用車輛應行注意事項辦理,相關大客車資訊可至交通部公路局網站監理服務查詢;另落實交通安全教育,請各系所連結交通部道安委員會「168 交通安全入口網站」下載交通安全相關注意事項參考運用,以確保乘車及交通安全。
(四)依據交通部交通安全教育守則及教育部編訂之「學校推動交通安全教育參考指引」加強宣導:
三、工讀安全:
同學可參考勞動部「職場高手秘笈」,遵循三要準備、七不原則—「要確定、要存疑、要告知」、「不繳錢、不購買、不簽約、證件不離身、不非法工作、不飲用、不辦卡」,如果發生受騙或誤入求職陷阱,致勞動權益受損,可撥打當地勞工局電話,請求專人協助救濟權利;另雇主若於工讀報到索取個人證件用以填報資料,須注意是否註明該證件僅供投保、報稅或其他雙方約定用途之用。上開秘笈已置於勞動部官網 (https://www.mol.gov.tw/)業務專區/勞動關係/勞動教育專區可供運用。
四、活動安全:
暑假期間往往會從事大量的休閒活動,依活動場地的不同,區分為室內活動及戶外活動:
(一)室內活動:從事室內活動時,首先應選擇安全無疑慮之場所並熟悉 逃生路線及逃生設備,提醒同學熟悉相關消防(逃生)器材操作,如滅火器、緩降機等,並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原則。其次,應避免涉足不正當場所,以免產生人身安全問題。 (二)戶外活動:暑假期間從事登山或山野教育活動,皆應審慎作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有充分準備再出發:
從事水域活動應注意「防溺 10 招」及正確救人之「救溺 5 步」:
(三)系科宿營及營隊活動:
五、藥物濫用防制:
(一)新興毒品可能透過通訊軟體販賣、利用短影音APP 附加QR 碼提供貨品,提醒對於各式通訊軟體上奇怪的暗語及販售高於平常市價金額的物品都要提高警覺,避免涉入網路販毒( 相 關 資 訊 請 參 考 教育部 防 制 學 生 藥 物 濫 用 資 源 網 站 http://enc.moe.edu.tw/)。
(二)倘不幸誤觸毒品,提醒與學校師長聯繫尋求協助,對症下藥根除這些問題,提供適性、多元學習方案,避免中輟或休、轉、退學離校,以協助走出對毒品的依賴性。相關求助諮詢專線為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諮詢專線:412-8185)。
六、校園及人身安全:
(一)本校與轄區警政單位定期保持聯繫,強化落實校園周邊安全巡邏,並依學校與警察單位簽署之「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建立預警與社區聯防機制,有效即時應處突發事件。減少或律定樓層出入口動線,便於加強管控人員出入,提醒同學如在校遇陌生人或可疑人物,應立即通知師長,防止意外事件發生。
(二)若於校內外遭遇陌生人或發現可疑人物跟蹤尾隨,得立即撥打報案電話(110)、通知師長或快速跑至人潮較多地方或最近便利商店,大聲喊叫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尋求協助。提醒校外賃居同學尤須注意門戶安全及可疑份子,並配合防疫指引事項,避免不必要外出;另行經偏僻昏暗巷道時,應小心不明人士跟蹤尾隨,並隨身攜帶個人自保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七、居住安全:
(一)居家防火、用電安全: 為降低居家意外事故發生,請同學注意居家防火、用電安全。如遇火災發生時,應保持冷靜,立即通知周圍人員,並且撥打 119 報案。有關防火常識可參考相關網站如下:
(二)賃居安全:
八、資訊素養與倫理教育:
暑假期間閒暇的時間變長,加上行動上網普及,各式上網載具亦提供種類多元的應用程式與遊戲下載,近年來由於過度沉迷於玩手機遊戲所引發的病症也逐漸增多,特別是對肩頸、手腕與眼睛的傷害;請同學應注意上網、網路使用行為及時間管理等問題,避免過度依賴 3C 產品,以培養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技能和習慣,養成健康上網好習慣。
九、網路賭博防制:
提醒老師及家長共同主動關心學生,並加強對學生的關懷與輔導,如發現學生有異常情事,即積極介入處置與輔導,避免因網路誘惑而落入陷阱或衍生其他偏差行為;若發現學生涉及網路賭博情事,應通知學校依據教育部校安通報作業要點即時通報與介入輔導,並由學校截取畫面及網址,提供教育主管機關通知警政單位查處,或向「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提出反應,以防止學生接觸有害身心之網路內容。
十、犯罪預防:
(一)同學切勿從事違法活動:如飆車、竊盜、販賣違法光碟軟體、參加犯罪組織活動或從事性交易(援交)等。另近年來逐漸增多的電腦網路違法事件如:非法散布謠言影響公共安寧、違法上傳不當影片、入侵他人網站竊取或篡改資料等,請各級學校加強學生網路使用認知素養並尊重個人隱私權益,以免誤蹈法網。
(二)暑假期間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教育宣導:為維護兒童及少年假期安全,請同學了解網路性剝削防制及「黃牛亂象衍生之網路兒少性暴力」相關議題。如遭遇私密照被散布時,可向性影像處理中心(https://tw-ncii.win.org.tw/)、私 ME 專線(02-66057373)申訴協助移除影像,同時通報警方與社政單位,以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及網路安全使用概念。如遇兒少性剝削事件之求助資源,包括撥打 110/113、台灣展翅協會 web885 網路諮詢熱線、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及學校學務/輔導處室。
(三)遊戲用槍防制:請各系所多加運用集會、學生家長聯繫函、校務會議、親師座談等各種管道及方式實施遊戲用槍安全宣導,勿任意把玩或購買非適用年齡之遊戲用槍商品,減少危害安全事件發生。
十一、校園傳染疾病及師生健康:
(一)宣導傳染病防治措施
(二)登革熱防治措施: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就醫時應告知醫師旅遊史及居住史,若發現確診病例,應落實校安通報作業,以利掌握校園疫情發展。有關蚊媒傳染病及防疫等相關資訊,請逕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或下載運用。
(三) 預防熱傷害:衛生福利部製作預防熱傷害衛教宣導單張、懶人包及專文等資料供宣導熱傷害之認識與緊急處置時使用,相關資訊請逕至該部國民健康署網站「預防熱傷害衛教專區」參閱,網址: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40。
(四)視力保健:避免暑假期間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長時間使用3C、看電視等情況,造成近視或近視度數持續增加,署假期期間應多帶到戶外活動,並掌握「3010120」秘訣,用眼 30 分鐘、休息 10 分鐘、每天戶外活動 120 分鐘以上,以延緩近視度數增加。
(五)菸檳防制:請各系所運用各式集會向學生加強菸害防制教育宣導,並利用家長聯繫函及親師座談等方式,提醒家長暑假期間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金錢花費及交友狀況,別讓孩子落入菸品及檳榔致命的吸引力中,影響自身的健康。
(六)避免食品中毒事件:儘速於 2 小時內食用完畢;若未馬上食用,應予以適當保溫,應避免長時間置於細菌快速繁殖之危險溫度帶(7℃-60℃),且不置於地面、病媒出沒或髒污等地方。
十二、自殺防治:
(一)暑假前再次宣導正確求助觀念與求助流程,瞭解可獲得協助之資源,以透過主動求助過程獲得解決問題;持續追蹤自我傷害高危險學生,並適時提供協助,以積極促進與維護學生身心健康。
(二)提醒家長提高敏感度,可鼓勵家長參閱教育部製作「該怎麼預防青少年自殺-家長篇」(https://reurl.cc/7k3opy),視需要可聯繫學校協助轉介,或適時向當地衛生局或自殺防治中心尋求協助,或可運用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 或 1995,24 小時免費諮詢服務。
十三、辨別掠奪性研討會
(一)大專校院學生暑假期間參加國際研討會,請注意辨別研討會性質,避免學術研究成果及財產損失,並應注意人身安全。
(二)如何防範掠奪性期刊及研討會?記得報名前透過「主辦與贊助單位」、「議程與籌備委員會、議程委員會」、「研討會論文集」等面向,利用檢核表逐一檢視進行確認,如不慎報名,記得不付出版費,不簽署著作權同意書、要求撤回撤銷論文、不付撤回撤銷費用,未來同篇論文投稿亦應記得揭露。
(三)教育部已於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建立「留意掠奪性期刊及會議」議題教材包(https://ethics.moe.edu.tw/packagepost/detail/1/),請多加利用。
十四、學生發生意外事件之通報與聯繫管道:
(一)本校假期期間對於學生關懷不間斷,持續注意學校學生有無受虐、性侵害、未獲妥善照顧(脆弱家庭)、家庭暴力等事件發生,並於各種集會提醒同學,使學生能夠學會自我保護,建立應有的危機意識。
(二)學生發生意外事件時,先行以電話通報本校校安中心專線電話:(02)26631119。
書院教育處